铜仁江口坝区产业发展快山区群众收益多

发布时间:2020-06-30 16:39:55 来源:铜仁日报

  在坝区产业革命中,江口县怒溪镇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3+2”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思路,坚持全域有机、全产业链有机的“双有机”引领,以骆象、郑家屯、小江、龙眉4个坝区为主战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托起了该镇2.2万名坝区群众的“小康梦”。

  强化“三个凸显”,做强坝区产业。一是凸显优势产业。骆象坝区以绿色生态茶叶为主,郑家屯坝区以冷水养殖为主,小江坝区以花卉苗木、林下养殖为主,龙眉坝区以优质水稻(漂浮水稻)、观赏三角梅、“稻+虾”为主导产业,实现单品推进,打造规模化产业带,确保主导产业占比达90%以上。二是凸显优良组合。以优化套种、复种、混种、轮作、共生组合方式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三是凸显优质品种。根据各坝区实际情况和坝区类型,优化坝区内部产业组合方式。围绕土壤、日照、温度、降水、交通等因素,探索创新“稻+鱼”“稻+虾”“花卉苗圃+跑山鸡”“观赏鱼+食用鱼”“荷花+鱼”等模式,不断提高坝区亩均产值。

  紧扣“三个创新”,做实产销对接。创新坝区直销模式。该镇4个坝区产业支部通过政府引导,组建坝区农特产品销售联盟,搭建销售平台,鼓励在北京、上海、贵阳等城市各小区内开设江口怒溪农特产品直销店。目前,骆象坝区绿色茶叶(梵净山翠芽、梵净山绿宝石、梵净山红茶、梵净山白茶)在北京、上海、天津、贵阳等城市开设专卖店10余家,全年销售收入达到了240多万元。龙眉坝区三角梅在四川设有专卖店;小龙虾在铜仁市区设立的专卖店预计今年销售额可40万元以上。创新订单运作模式。采取“支部公司(买家)+合作社+农户”“邮政电商平台+合作社+农户”两种模式,实行订单种植,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县内外知名冷水鱼养殖、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养殖协议。目前,与贵茶集团、市县超市签订了销售协议。创新“自营+三方”出口模式。瞄准茶叶外贸出口市场需求量大、资金回笼快、市场风险小的特点,积极开拓贸易出口渠道,鼓励培育本地企业开展自营出口,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第三方平台推动梵净山茶(抹茶)出口。截至目前,该镇具备自营碾茶加工资质的本地茶叶企业有6家。

  围绕“三个抓实”,促进群众增收。抓实主体培育增动力。围绕村(社区)级支部抓实主体培育强带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引进绿色高端企业、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社合一)等新型经营主体。2020年引进入驻坝区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4家。抓实土地流转增效益。根据当地市场、地理位置、用途等实际情况,精准制定田(土)300-500元/亩的土地流转价格,提升整体土地流转率和产业单品化、规模化程度。抓实利益联结促增收。在四个坝区大力推广“土地流转拿‘租金’、入股企业拿‘股金’、就地务工拿‘薪金’”的增收模式,使群众实现了一年四季持续稳定增收。目前,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骆象坝区党员阙从汗感慨地说:“现在的坝区农业搞得好,农业做得大,产品卖得好,群众富得快。我流转150亩地发展‘荷花+鱼’,夏季赏花观光卖花,每朵荷花卖3元;秋季采莲子、卖藕、卖鱼,年纯收入近60万元,还可解决30多个劳动力长期就近就业。”

  目前,该镇共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7家,集中流转土地3.3万亩,小江大坝亩产值0.35万元,骆象坝区亩产值0.65万元,郑家屯坝区亩产值1.05万元,龙眉坝区亩产值3.5万元,坝区群众户均年增收5500元左右。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土地 茶叶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