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三次搬家向着幸福出发
随着一条泥泞下坡路走20分钟左右,便到了黄光文的老房,单家独户。邻居们正帮忙揭瓦、破墙、下梁……
“我住进这个房子时还小,那时是父母在左邻右舍的帮忙下从缠溪抬来木料,修建起的这三间木房。”看着慢慢拆掉的老房子黄光文心里充满感慨。
对于黄光文搬家的事,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专职监察员、驻村干部周扬有说不完的故事。
周扬回忆道:“2017年7月23日晚,连续降雨,他们家一直是隐患排查的重点,我赶往他家排查,看到情况紧急,便赶紧让他的父母转移了。”
“幸好他及时将我父母转移,不然等屋后那堆泥巴滑下来,就危险了。”黄光文看着老屋后的那堆泥巴,现在都还有些后怕。
房屋受损,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黄光文一家,无疑是雪上加霜。周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帮助其申请救助,终于黄光文将房子搬到了交通便利的公路边上。
房子的问题解决了,一家人没有收入还是个大问题。“父母年纪大了,两个小孩又要上学,只能留在家里照顾他们。他懂点养牛的技术,想在家养牛,可没有资金成了棘手难题。”周扬对黄光文的情况非常了解,这家人的内生动力很足。周扬时刻关注着技能培训项目,只要一有养殖方面的培训,就第一时间通知黄光文参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周扬多次到镇扶贫办、社保所和信用社等部门对接协调。经过努力,终于为黄光文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资金有了,说干就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圈舍就修好了,买了12头牛搞起了养殖业。
“去年我卖了6头牛,收入有7万多元。”黄光文不仅很快脱了贫,还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现在他的养牛产业已经扩展到了20头。
黄光文的养殖事业发展起来后,收入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看着两个小孩一天天长大,原来的房子越来越显得狭小,房子的问题再次成了黄光文最苦恼的问题。于是,周扬开始做起了黄光文易地移民搬迁的思想工作。
“搬出大山,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周扬对黄光文说。
刚开始谈到搬迁,黄光文坚决不同意,他认为离开了农村就不能生活了,他们俩几年建立起来的感情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周扬并没有灰心,他以外出考察养牛场的名义,带黄光文到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去感受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的生活气息。
“这里房子的位置优势明显,房子里连生活用品都有,100平方米,3个房间,够住了。离学校也近,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周扬说。
回来后,黄光文的思想终于发生了变化。
搬,对!搬!
今年,黄光文一家5口终于搬进了旺家花园安置点的新家。
“我这辈子经历过三次搬家,终于靠国家扶贫好政策住进了楼房。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黄光文感激地说。
黄光文三次搬家精彩脱贫的故事,离不开国家的扶贫政策,更离不开纪检监察干部多年来的真心付出。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有无数个像周扬这样的一线纪检干部、一心为贫困群众着想的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以真心换真情、携手战贫困。
(姚强波)
上一篇:今年,石阡将有3482名考生参加高考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