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新宅村山窝窝变致富园

发布时间:2020-07-22 11:25:38 来源:铜仁日报

  7月中旬,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杉树镇的黄桃基地迎来丰收,黄橙橙的果实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清晨,新宅村村民张泽波带着背篓趁着露水采摘黄桃。他说,他家三亩半土地,前三年按200元每亩的租价流转给村合作社,同时,夫妻二人在这里打工,一年每人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

  昔日弹丸贫瘠地,如今千亩致富园。2016年底,杉树镇在市科技局的帮扶下,外出考察寻求支撑产业,立足耕地不足的实际情况,把目标锁定在市场前景好、收益高的黄桃种植产业。

  通过土地流转,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杉树镇带领群众大力发展黄桃产业,以村为单位形成产业发展点,由点连成产业线,致力将线拓展为产业发展面。1600亩黄桃果园把荒山变金山,把荒地变绿地。

  该镇采取“村集体+春晖人士+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进行利益联结,实现了土地入股有租金、入园务工有薪金、利益联结有红金。同时采取了721分红模式,即70%用于农户分红,20%用于合作社滚动发展资金,10%用于管理团队奖励。

  “去年,黄桃果木还没有进入盛产期,就挂果5万斤。”新寨村村主任张泽信说,黄桃的丰收给他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到危机。鲜果采摘期短,外销过程中不便储存,存在风险隐患。

  为了减少风险,在积极推进新鲜水果的销售同时,该镇外出考察,学习技术,建成了果酒加工厂,使村合作社摆脱仅仅提供原料的地位,形成由黄桃和茶叶种植带动果酒和茶叶酒加工,再由果酒和茶叶酒加工促进水果基地和茶园发展壮大的发展方式,大大地提升了黄桃种植产业的附加值。

  目前,果酒年产量达40吨,预计年产值750万元,带动全村1438名群众户均增收3000元。

  通过果酒加工这项第二产业的带动,不仅解决了本村群众的增收问题,还带动周边黄土村、大罗村种植业发展。杉树镇全镇共发展黄桃、青脆李等经果林7258亩,已投产3200亩,通过产业发展,带动3500人就业,年均增加收入2000元。

  “现阶段我们是以生产53℃左右的白酒为主,为了进一步拓宽市场,我们正在筹划生产17℃左右的果酒。”张泽信说,该村将以生产黄桃为基础,同步生产李子酒、梨子酒、蓝莓、红梅等低度果酒,以一产带动二产,以二产助力一产。

相关热词搜索: 果酒 杉树 产业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