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印江集中供养老人感党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敬老院,标准的洋楼、干净整洁的大院、绿树凉亭映入眼中。48名集中供养老人精神抖擞地在院里做着健身操,还唱起了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个个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苦就苦嘞!那时要上坡挖树根卖了才有经济收入。要吃肉就没有了,那时都是以红苕、洋芋为主。”今年68岁的杨启城是新寨镇凯旺村四房组的老人,家中无儿无女,老人回想起曾经辛酸的日子,有些苦涩。
自从去年来到敬老院后,杨启城便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不仅吃得满意,还结交了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好朋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样的安逸生活以前他想都不敢想。“这里不干农活,一天就是玩、娱乐,喜欢就拉一下二胡,打一下球。党的政策好,感恩不尽。”杨启城笑呵呵地说起现在的甜蜜生活。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咳呀,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就哪里亮。”老人最喜欢的还是拉二胡,每天他都要拿着他的二胡到院子内拉上几曲,扮演一回“主角”,几个“家庭成员”负责给他打节拍,其乐融融。
在缠溪镇敬老院,老人们喜欢安静,柳老小是缠溪镇新阁村的一位独居老人,来到敬老院前,居住在一间破旧危房里,交通不便,一日三餐只为填饱肚子,每天都是一个人在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老人家回忆,那时候吃的不像吃的,穿的不像穿的,每天吃两餐,还要去干活,一日三餐从未享受过。为了节约,每餐只有一个菜,每天的穿着活生生一个下地刨土犁田的庄稼老汉。
“以前没有人照顾我,我的兄弟们都出门打工,一个人在家,耍都没有个耍处,因为我们家住得单调。”最让柳老小感到失落的是家中没一个陪自己说话的人。
2017年,新阁村驻村干部上门宣讲集中供养好政策后,柳老小毅然放弃自己居住多年的“老窝”,加入到缠溪镇敬老院这个大“家庭”。
老人家的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大变化,吃、穿、住、行样样有人照顾,渐渐地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自从我来敬老院以后,这里吃、穿、住样样都好。在这里过节都要加菜,一天吃了饭就是玩,心情也高兴。党的政策好,我们才得到今天的幸福日子过。”生活过得舒心,柳老小不忘党的好政策。
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缠溪镇敬老院还在日常管理上下功夫,通过奖惩的方式对老人们的文明习惯、卫生、外出、醉酒闹事等方面进行管理,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其中的和谐文明大家庭。
2018年以来,该县着力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不断完善敬老院功能配套设施,对全县范围内养老机构进行全面改造,为集中供养老人筑建“安心巢”,颐养晚年。
下一步,该县还将持续深化养老机构改革,对全县范围内的养老机构进行全面开发,实行区域化养老,让全县范围内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等人群都能享受改革的红利,从过去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提升到“五保三有”,让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在养老机构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上一篇:铜仁市印江包子:食之难忘唇齿留香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