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政务服务中心优化政务服务便民利民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始终将人民群众摆在首位,坚持为民导向,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人在“证”途等问题,以“一个中心、一个平台、进一扇门、一次办成”为元素描绘我市“四个一”政务服务蓝本,推进政务服务方式和流程系统性重塑,优服务、提效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以一个中心为统揽,深化以民为贵理念。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政务服务始终,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以便民利企为重点,狠抓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突破,推动政务服务向乡镇、村(居)“最后一公里”延伸,实现企业群众、来铜客商、游客享受“贵人”一般服务,获得铜仁办事、一视同仁最佳体验,共享改革惠利。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共进驻部门45个,人员近150名,可集中办理审批和服务事项1000余项,年均办件量28万余件。
以“一个平台”为支撑,延长贵人服务链条。按照“网上批、不见面”要求,用好“互联网+”,推进政务服务“一次登录、全网通办”,使办事群众享受到“无缝隙”“一体化”“无差异”服务。
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全力推进站点建设,实现铜仁站点覆盖11个区县(经开区)、181个乡镇(办事处),2930个村(居)站点,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受理、审查、决定、证照制作、收费、送达、咨询等环节全流程在线办理。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万人次,开展了570余万次审批服务。
充分运用“互联网+”数据跑路,推动各进驻部门窗口在行政审批中数据资源的校核、共享、互认、统一标示等问题,打破行业系统数据“信息孤岛”,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目前完成进驻部门第一批电子印章制作发放共263枚,第二批电子印章正在制作中。
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对涉及进驻部门各类不涉及国家秘密的证照进行梳理,主动搜集历史数据,加大历史证照信息录入工作,完善证照汇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证照入库种类为82类证照模板,入库量达1171498个,全省排名第三。
以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为目标,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建好服务桥头堡。
推进部门、事项“应进必进”。抓实市社保、市医保、市司法局分厅取消,实现整体进驻市级实体政务大厅。同时,将公共服务及水电气讯、金融、保险、有线电视、快递物流、公交等便民服务事项集中进驻政务大厅,真正将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和企业服务的所有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部门进驻率100%。
实现“一件事”多事项“一窗”集成办理。针对涉及多部门、地区的事项办理流程,以“集成套餐”服务助推“一窗受理”,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等事件的“一窗受理”,企业和群众线上、线下享受无差别全流程审批服务。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以“减时间、减环节、减跑动”为目标,进一步压缩了审批时限及流程。目前,市级政务大厅申请六类共637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零跑腿”,占比达58.07%,全省排名第三。即办件事项206项,占比22.97%,全省排名第一,其中行政许可事项即办件93项,占比16.29%,全省排名第一。
以“一次办成”为标准,享受一视同仁体验。以“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为契机,打造“一元多核”共享政务服务,实现异地可办、全省通办、区域通办。
全面依托全省通办系统、行业通办系统,做到三个100%覆盖,即通办窗口设置37个,覆盖率达100%;配备全省通办人员51人,覆盖率达100%;设施设备配备,覆盖率达100%,确保各级承接好671项“全省通办”事项,解决群众出门办事匆忙凌乱的苦恼。
探索跨省通办。加强部门横向联动,在全省通办系统基础上,整合行业通办系统、部门APP等资源,108项事项突破地域限制,可实现“跨省通办”,逐步告别群众办事“异地恋”困境。
推进区域通办。加强上下层级联动,全面联通市县全省通办平台、省市县三级政务大厅视频会议系统,完善通办系统硬件支撑,梳理出298项“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将服务延伸至村,逐步实现全民共享政务服务便利。
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210余万件。
(吴小兵)
上一篇:铜仁市多方发力破解就业难题 积极采取就业创业措施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