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许家坝镇:千亩白芨三年后亩产达万斤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眼下正是秋收好时节,思南县许家坝镇近千亩白芨经过3年辛苦耕耘,终于在今年秋天迎来丰收,目前基地已经接到来自安徽的100亩收购订单,正利用当前晴好天气抢收备货。
“这个芽芽要把它剪掉,要把后面这个泥土撬干净点。”在许家坝镇中药材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中药材基地库房,负责人文吉正在给这天刚来负责白芨包装的工人们讲解注意事项,他们身旁已经堆放了近百袋前一天采好的白芨。
文吉告诉笔者,基地从10月初开始挖白芨,每天10多个大棚100多人上班,挖了7万斤左右,目前已经发出去两大卡车,主要发往安徽等地。
坑水村村民张翠桃把自家的几亩地全部流转给基地种植中药材,她长年在基地务工,只要基地有活干,不管天晴下雨她都在这里。
“我们这些土地租给他们种中药材,一年有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基地上打工,打工收入一年有一万四五左右。”张翠桃边忙着收集白芨,边告诉笔者。
许家坝镇中药材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共有近2000个大棚,其中一半以上种植白芨,面积近千亩,平均一亩6000到7000株,产量在1万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亩产值在20万元以上。
“今年的第一笔订单来自安徽,他们订了100亩的货,最近天气好我们都在抓紧备货,辛苦3年,终于看到收成了。”在基地旁,文吉欣慰地感慨道。
据悉,白芨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供药用,有止血、抗菌、美容、消肿生肌等功效。野生白芨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等地,喜温暖、阴凉湿润的环境,在丘陵和高山地区的山坡草丛、疏林及山谷阴湿处或沟谷岩石缝中生长较好。以前药用白芨以野生白芨为主,现今随着中草药的广泛运用,市场需求量增大,以人工种植为主。在思南县已有许家坝、凉水井等乡镇种植白芨,因其生长特性,栽植、管护、采收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参与,已经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
上一篇:铜仁市开展脱贫攻坚资源对接及乡村旅游经验推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