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仁怀段:鸟飞鱼跃生态美 绿水青山带笑颜

发布时间:2020-06-22 10:48:20 来源:遵义日报

  赤水河是我国迄今仅存的原生态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水生生物多样性一个引以为傲的样本。2017年1月1日起,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10年正式启动。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赤水河发生了美丽的嬗变,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飞鸟云集的美丽生态画卷。

全面禁渔到全民“护鱼”

  “快拿尺子来量一下,这个是圆口铜鱼,测量长十一厘米,长得不错,登记好!”

  五马河是赤水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也是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每年2至6月份是鱼类产卵繁殖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从事畜牧水产工作27年的仁怀市农业农村局干部李云都会和同事到河边检查鱼类生长繁衍情况。

  “不到一个小时,我们网到了四个品种,有泉水鱼,个体在9厘米左右,还有圆口铜鱼、河蟹、河虾,现在正是繁殖的季节,这些鱼虾都长得不错,前几年我们来开展检查的时候,半天捞不到一个品种,从今天这个情况来看,说明三年禁渔有成效了!”李云边说边向笔者展示此次检查的“成果”。

  在李云检查的过程中,一群手拿垃圾袋、钳子等工具的群众正在河边捡拾垃圾,开展义务巡河,他们是五马镇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也是李云的老朋友了。志愿者陈永洪是当地村民,以前喜欢在河里捞鱼。赤水河全面禁渔后,他加入到了五马镇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积极参与巡河,严防非法捕捞,从一名捕鱼者变为了“护鱼者”。

  近年来,随着禁渔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来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仁怀市通过多形式开展宣传、劝导和制止网鱼、配合当地派出所打击非法捕捞活动、义务开展巡河等,有效保护当地的水生态环境。

  2019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院监测团队在赤水河开展鱼类监测显示,赤水河分布有鱼类149种,比2017年增加了近40多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45种。

 人退鱼进到鱼跃鸟飞

  在赤水河边的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两棵树龄超过200年的黄葛树上,栖息着百余只鹭鸟,不仅有正在给雏鸟喂食的白鹭,还有个大翅长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苍鹭。它们有的惬意地立在枝头,有的在空中盘旋飞舞,有的在赤水河边优雅觅食……

  合马镇沙坪村村民罗昌旭和鹭鸟结缘已久,年年鹭鸟都要飞来这里繁衍生息,成为了他家门口的“常客”,说起鹭鸟,罗昌旭侃侃而谈:“两三年前,捕鱼的比较多,河里的鱼就少了,那个时候这两棵树上只有几十只鸟,赤水河禁渔之后,鸟儿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今年,树上有一百四五十窝的鸟儿。”

  自赤水河实施全面禁渔后,河里的鱼类得以生长繁衍。随着赤水河水生生物资源显著增加,与鱼相伴的各种生物多样性就丰富了。这些年,仁怀市开展大规模退耕还林,让鸟儿有枝可依,截至目前,仁怀已实施退耕还林近26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4.08%提升到55.04%。

  仁怀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站副站长张杰告诉笔者,赤水河禁渔后,白鹭随处可见,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苍鹭也逐渐增多,偶尔还能看见鱼鹰和绿鹭,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加大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有效保护赤水河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让鱼翔浅底、鹭鸟栖息成为赤水河的常态。

绿水青山成金山银山

  从人退、鸟飞,再到人退、鱼进,赤水河正发生着美丽嬗变。2016年,全长约160公里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建成通车,这也是全国首条服务完善的快慢综合交通旅游廊道。沿旅游公路,仁怀精心打造了景观带、驿站,赤水河低空飞行和房车露营地,并成功举办了2019遵义赤水河谷全球商学院精英挑战赛、茅台国际青年荧光霓虹跑活动、赤水河户外三项挑战赛、赤水河谷黄金跑活动等系列活动,优美的自然环境让游客大呼不虚此行。

  美酒河镇是赤水河流经仁怀的最后一个乡镇,境内重崖叠嶂、山峰奇伟,自然风景迤逦如画,更有“赤水河”摩崖石刻、吴公岩和石雕龙建筑群等景区景点。近年来,该镇着力打造马桑坪三角梅小镇,通过充分挖掘当地的盐运文化并结合当地适宜种植三角梅的这一特色,使姹紫嫣红的三角梅和源远流长的盐运文化在小镇里完美融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沿河的群众开起了餐馆、旅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相关热词搜索: 仁怀市 赤水 鱼类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