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砚山群众:幸福歌儿唱起来
“今日台上大声唱/砚山早已变了样/去年刚把贫困除/今年小康要跟上/乡村振兴在路上/砚山未来有希望/有希望……”今年春节期间,一首村民自编自唱的《幸福歌》在务川自治县砚山镇火了起来。
砚山之困
砚山镇是贵州省二类贫困乡镇,位于务川自治县北部,距县城35公里,平均海拔970米,是古代黔东北进入重庆、四川的要道。
砚山镇共有5个村(居)49个村民组,有4个村都位于山岗上,人畜饮用水是从大崖缝隙中流出来的,每年干旱都要到山下的河中去背,一天一来回,十分艰难;由于土层很薄,一遇干旱就没有什么收成;虽然务彭公路穿镇而过,但是境内其他乡村公路、入组公路通达率很低,人们出行难度和产业发展难度都较大,村民一度贫困潦倒。截至2014年底,全镇农村户籍人口3795户165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23户5347人,贫困发生率33.4%。
饮水难,出行难,产业发展难,是历届砚山镇党委政府苦苦探索破解的难题。
毛田社区是砚山镇5个三类贫困村之一。该社区有田有土,人口集中,是砚山镇唯一一个有坝区的村。但由于该社区四周都是山,雨水排不出去,每年都要被淹几次。
“好一个毛田,田土一大片,天晴就遭旱,下雨就遭涝,吃饭靠老天……”这首顺口溜,形象刻画出了广大村民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
砚山之变
2015年,砚山镇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省委确定,由一名省委领导挂帮砚山镇,由省政法委、省民宗委牵头省直11家单位共同组织的省同步小康工作队进驻砚山集中攻坚。
同时,11家帮扶单位与砚山镇共同研究制定了联席会议制度,先后编制了“2016年至2018年”“2019年至2021年”两个三年扶贫项目蓝本。11家帮扶单位在帮扶联席会上通过了这个蓝本,所有帮扶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在蓝本中选择项目进行帮扶,并围绕选定项目挂图作战。每年召开2至3次联席会议,认真听取各帮扶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在省同步小康工作队的帮扶下,砚山镇大兴水利,完善基础,发展产业,全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全镇49个行政组全部通硬化路,电网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发展李子、柑橘等经果林1.2万亩;引进企业发展花椒3000亩,中药材600余亩;发展林下养鸡5万余羽、养蜂365桶……
如今,砚山镇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产业发展起来了。2020年,砚山镇地区生产总值2.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达10071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亿元、1.3亿元。5个行政村均已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1223户5347人已全部脱贫。
砚山之兴
砚山镇的变化,在毛田社区得到了集中体现。
昔日旱涝地,今朝果蔬香。今年春节期间,笔者走进毛田村,只见一块块栽植整齐的精品水果基地、中药材基地、蔬菜基地,宽阔的防洪堰,亮丽的生态堤,文体广场,文化室……呈现在眼前,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环境的变化、人文素质的提升,为毛田社区争得了一个个荣誉称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社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示范妇女之家”“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党的扶贫政策好呀!要不是有这样的好政策我的几个孩子都读不起书哟!现在脱贫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脱贫户蒋信荣说,在党委、政府帮助下,孩子顺利完成了学业,他家实现了脱贫致富。
蒋信荣的话说出了砚山镇广大群众的心声,今年春节,村民自编《幸福歌》,组组传唱,表达了大家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王峰)
上一篇:@遵义人,紧急通知!这些区域要停水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