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盛:只要需要,我一定留下来!

手术中的陈国盛
5月下旬,广州市天河区中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国盛突然接到通知称,医院需外派一批专家医生到贵州进行为期3个月的医疗帮扶工作,陈国盛就是其中一员。
接到通知后,陈国盛没有一点犹豫,简单打点一下行装,便和专家组一道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千里之外的对口医疗帮扶点——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到大方后,还没来得及休整,陈国盛就投入工作。先后到该县黄泥塘镇、凤山乡等多个卫生院进行调研,实地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并和其他帮扶专家一道,多次开展免费义诊等服务活动。
6月初,根据自身实际和擅长的领域,陈国盛被安排到大方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
一进科室,陈国盛又马不停蹄地着手了解科室的常见病种类型及其常规治疗。
刚到普外科不久,科室就收治了一位8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重型胰腺炎,腹痛剧烈。由于用药限制,经过3天的治疗,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出现加重现象,从病重转为病危。其家属越来越紧张,开始出现不信任的情绪。
得知情况后,陈国盛在查看病历资料和询问了病史和相关的辅助检查后,请来了相关科室医生进行会诊。经过多次讨论和分析,并和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陈国盛当机立断采取中医中药渗入治疗,对患者展开了积极的治疗工作。
“因为患者家离县城比较远,家属熬药不方便。”陈国盛说,“所以,我每天都会把患者的中药带回宿舍熬好,又送回医院给患者服用。”
那段时间,每天忙完手术等工作后,陈国盛就会拎着一袋袋中药回宿舍熬煮。药熬好后,不管有多晚,他又将中药汤剂送回医院,并详细交代好当班护士,才安心回到宿舍休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及时治疗,老人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至正常,已于6月底康复出院。出院时,老人及其家属还特意为他送来了一面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工作累点苦点没什么,救死扶伤是我们医务人员的职责!”陈国盛说。
“其实工作远远没有陈医生口中得那么轻描淡写,他曾经因为连续手术,差点晕倒在手术台上。”大方县普外科主任杨永松说。
原来,陈国盛来到普外科后,力求带动科室开展一些创新性的技术,每天都加班加点,加上当天手术安排多,连午餐都没顾上吃。因此,才在手术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头晕、双眼发黑、满头大汗等低血糖反应,幸好巡回护士及时为他服用了葡萄糖,症状才得到缓解。
“但当天陈医生没有受这个小插曲影响,而是专心致志地坚持着把手术做完。那天,他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同台手术的邓书祥说。
“自广州帮扶毕节以来,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医疗帮扶专家,但他们都没有因为特殊的身份而骄傲自满,而是认真履行帮扶工作,充分发挥帮扶专家带头作用,切实把帮扶工作做到实处。”该县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张善运说。
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由陈国盛亲自主刀的手术就有10余台,开展创新手术一项,指导手术若干台。
在外人看来,陈国盛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带着责任,奔赴千里之外,将他乡当作家乡,为东西部协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奉献着自己的一腔热血。
但他却淡淡地说:“这没有什么可宣扬的,我也只是千千万万帮扶队员中的一名,这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应该有的责任和担当。”
“帮扶才开始,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帮扶期满后,只要需要,我一定会留下来,为大方县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陈国盛坚定地说。
上一篇:金海湖新区双山镇: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