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源村镇:美酒飘香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9-30 18:43:29 来源:毕节日报

  金沙源村,因为酿酒产业历史悠久,孕育了丰厚的诗酒文化。

  近年来,源村镇通过发展酿酒产业,借助诗酒文化提升乡村品位,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让广大群众在酒香中奔向小康。

  源村土生土长的谭昌宏,从小耳濡目染家乡的酿酒工艺,现在不但开办了酿酒企业,还利用喀斯特地貌资源开发洞藏酒品牌。

  作为源村镇酿慧馆负责人,谭昌宏介绍,酿慧馆2002年开始建设,做了两个品牌,一个品牌是沙源古酱,另一个品牌是酿慧酒。目前年产量100吨,产品主要销往省外。

  有酒就有诗。在谭昌宏藏酒的溶洞里,挂满了源村人所作的诗词。洞藏美酒配上好词佳句,不仅提升了藏酒的品位,还成了源村的一个文化活动阵地。

  “我们经常在洞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发扬和传承源村文化。”源村镇文化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葛明丛说。

  说起源村的酒产业发展历史,据介绍,清末民初,源村酱酒开始声名日盛。到1951年,源村国营酒厂建成,其后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金沙酒业集团把源村作为金沙回沙酒高端酒基酒的核心产地。至此,源村拥有1家大型酱酒厂和29家小型制酒作坊,已有3家小型酿酒作坊取得“QS”品牌证照。源村成为金沙县白酒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据金沙县源村镇二级主任科员代延庆介绍,源村目前已有6万亩土地规划为茅台集团的有机高粱生产地,“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源村的酒,采用的是“一二九八七”酿制方法。谭昌宏家的酒坊也是如此。

  “一年一个周期、一年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两次投料指的是端午制曲、重阳下沙,这个是很讲节气的。”代延庆说,凭借古法工艺,源村酱酒经年不衰,延续了文化、带富了乡民。

  “我每天上班主要负责安排工人们铲酒糟、上蒸屉,每个月领3500多块钱。”源村镇沙溪社区居民宋先国高兴地说。

  2019年,源村大型酱酒厂总产量突破1500吨,所有酒坊酒厂年产量达3000多吨。

  代延庆说:“现在金沙回沙酒最高端的酒,主要的基酒还是源村生产的。所以我们认为,回沙酒的根在源村,魂也在源村。”

  老瓶装新酒,美酒配佳句。源村把本地原创的诗词佳句挂在沿河的健身步道上,将酱酒产业与文化培育同步链接,把提升乡村品位与全面小康同步推进。

  目前,源村酱酒业已稳定解决本地360余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建档立卡户近40人,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 村镇 酒厂 佳句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