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打通返乡过节“最后一公里路”
春节是一条长长的红丝带,一头连着自己,一头连着故土亲情,浓浓的乡愁召唤着每一名赤子的思乡之情,春节越来越近,归家的脚步愈来愈迫切了。
对于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来说,尽管现在返乡的选择渠道多了,各类交通工具也更加便捷,但是每年的春运大战仍然对返乡人员带来很多困扰和考验。有的是因为公司生产任务紧,往往临近春节前几天才忙完工作而买不上票;有的因为年龄大,对互联网购票等新技术不会操作而无法抢票,让回家的希望落了空。
作为务工者所在地有关部门和务工人员所在公司以及铁路部门来说,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购票难、出行难问题,让他们安心过好年应该是最大的初心,部门之间不妨密切沟通协作,成立爱心购票志愿者团队,未雨绸缪帮助返乡务工人员购买车票,这才是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务实之举。
笔者认为,首先,务工者所在地共青团、工会等群众组织、爱心社团可以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务工人员所在公司,对返乡人数进行统计摸底,搞清楚不同返乡对象选择回家过节的交通工具,及时为购票困难人员购买返程票。同时对那些年龄偏大、知识欠缺的务工人员,所在公司要指定专门人员提醒他们准时启程,搭乘交通工具返乡。
其次,铁路部门作为服务单位,要把爱心装在心里,责任扛在肩上,永葆初心使命,发挥好志愿者服务队在特殊节点和关键时期的绿丝带作用,对那些买不到票、买到票因为时间延误、票丢失等因素乘不上车的务工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该帮助购买的购买、该改签的改签、该补票的补票,绝不让一个人掉队落单,千方百计打通务工人员回乡过节“最后一公里路”。(刘佳跃)
上一篇:六盘水市档案馆走访慰问退休老干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