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阿戛镇:荒石山变成“花果山”

一场夏雨,滋润着草木生长,水城县阿戛镇的座座山头上,绿盈盈的刺梨挂满枝头,丰收在望。
回忆起当初入股刺梨产业的经历,今年49岁的群福村村民陈明忠坦言,当时也就是试一下,没想到获得成功了!
“11亩土地全部入股,去年初挂产量达8000多斤,收益9600元,退耕还林补贴8800元,在公司务工收入40000元,这样算下来,去年我在刺梨上的收入就有58400元。”陈明忠的收入账算得清。
自从村里有了刺梨产业,陈明忠就没有再外出务工,用他的话说“我在家门口就可以上班,终于不用在外漂泊。”
2015年9月,金鸿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三变”改革模式在阿戛镇仲河村、盐井村、齐心村、中坝村、箐口村、群福村种植了9620亩刺梨。公司负责栽、种、管、收,占股55%;农户以土地入股,占股40%;村合作社参与组织和管理,占股5%。产业见效的前三年,农户入股土地还有退耕还林补助金。
“刚开始种植时,有的农户不理解、不支持,还悄悄拔掉刺梨改种其他作物。”公司负责人陈明礼说,所以,公司种植的刺梨面积下降到8050亩。
针对这一情况,公司积极联系镇、村干部,村委会组织开院坝会,宣传政策,示范引领农户参与种植。
因为采用了“集中管理、做精做细”、“除草施肥为主,合理修枝和立杆撑苗为辅”管理模式,刺梨长势良好,村民尝到了“三变”改革带来的甜头,种植面积日益增加。目前,金鸿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阿戛镇的刺梨种植面积已超过了10000亩。
宋胜书,盐井村村民,是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户。
“以前全靠这6亩地养活一家人,现在土地入股种植刺梨,不仅有分红,我还可以在基地上班,平均月收入2000多元,能够维持生活。”宋胜书说,稳定的收入让她对生活有了信心!
短短数年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金鸿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为水城县发展刺梨产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企业发展,带来了多重效应——提振地方经济、优化产业布局,刺梨种植覆盖了荒石山,美化环境、保护生态,成了一道美丽景观。最根本的是,为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如火如荼的“三变”改革,也不断融入到企业发展和刺梨基地建设中,实现多方共赢,为高质量脱贫攻坚战增添新动力。
2019年,金鸿森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共销售刺梨303吨,销售额达185.76万元,其中公司收益103.95万元,涉及农户1063户4047人(其中贫困户158户614人)收益72.72万元,村合作社收益9.09万元。农户的务工收入达56.6万元。预计2020年刺梨(鲜果)产量为560吨,产值达336万元。
(记者 袁景建)
上一篇: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开展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