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盘州:指尖技艺绣出美好生活

绣娘高超的刺绣技术引人围观。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把民族手工产品变为商品。
近年来,盘州市妇联大力发展“锦绣计划”,鼓励致富女能人通过特色手工自主创业,吸纳具有手工刺绣技艺的妇女就业,推动盘州市民族民间特色手工产业与妇女事业同步发展,为广大妇女织就脱贫致富的“锦绣之路”。
强化培训,“锦绣妇女”巧手脱贫
2014年以来,依托“巾帼脱贫行动”,盘州市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家政护工培训”“三女培育”(持家女、家政女、锦绣女)等10余期,培训覆盖妇女1000余人,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妇女的创业就业能力。
在英武镇、坪地乡、两河街道、亦资街道等地举办“绣娘培训班”,培养具有手工技能、巧手脱贫的“锦绣女”;选派从事手工加工的妇女到大连市学习先进的手工加工企业管理理念及网络营销等知识;在全市推广“公司+能人+农户”等龙头引领发展模式,鼓励妇女将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时尚创意相结合,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2016年、2017年,盘州市妇联为淤泥乡艺胜民族民间文化旅游产品有限公司争取到省级资金9万元;2018年,又成功为其申报“贵州省锦绣计划巧手脱贫基地”,获基地建设资金3万元。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拓宽妇女增收渠道和就业渠道的同时也开拓了妇女的眼界,提升了妇女的素质,增强了“造血”功能,加快了农村贫困劳动力脱贫致富步伐。
搭建平台,“锦绣技艺”百花齐放
在提升本土手工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盘州市积极为妇女搭建展示才艺、就近就业、传承文化的优质载体。
举办“巧手绣未来·巾帼奔小康”手工制作比赛、“十佳绣娘”比赛、“最美中国梦·最绚民族风”民族服饰大赛、“金彩盘州织锦绣”等绣娘技艺比赛,选拔和挖掘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绣娘”骨干群体,推荐优秀选手及作品参加六盘水百佳绣娘手工技艺展演赛、贵州省“对话锦绣、巧手脱贫”论坛及比赛。
截至目前,盘州市先后获评省级“优秀绣娘”2人、六盘水市级“十佳绣娘”5人、六盘水市级“优秀绣娘”28人、盘州市级“十佳绣娘”30人、盘州市市级“优秀绣娘”60人,推荐40余家特色手工业商家参与展销展演。
拓宽渠道,“锦绣产业”发展壮大
盘州市加大妇女特色手工企业培植力度,“锦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着力培养知识型、艺术型、技能型“绣娘”骨干群体,积极帮助特色手工企业争取上级相关创业、研发项目,扶持一批成长型特色手工企业,打造一批“绣娘”品牌;建成“凉都锦绣坊”16个,同时对所有锦绣坊进行提质升级改造,规范门头店面,强化品牌,累计带动1000余名妇女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问题;鼓励推广“公司+农户”“能人+基地+农户”等致富女能人引领发展模式,通过分散到户的订单模式,引导妇女手工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从单一渠道向多元模式转变,实现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适度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在实施“锦绣计划”的进程中,盘州市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工艺再一次焕发出生机,民族服饰、刺绣、水晶画加工、手工编织、旅游产品加工、民间剪纸、陶艺、蜡染等民族民间手工制作推陈出新,无数巧手“绣娘”花针出锦,一个个手工产业迅速崛起,形成“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发展模式。“锦绣计划”成了助推家庭脱贫的民心工程、解决农村空巢留守问题的和谐工程、传承和创新民族手工技艺的文化工程。
(姬 琳 朱 静)
上一篇:六盘水市科技创新云服务平台上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