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发布时间:2020-11-10 18:25:00 来源:六盘水日报

  营盘乡蛋鸡场。 孙大方 摄

  近处,瓜果蔬菜满庭院,不复往日石旮沓;远处,公路绿林两相间,云卷云舒展新颜。这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水城县营盘乡今日的写照。

  农村产业革命“冲锋号”吹响以来,营盘乡聚焦落实“八要素”的首要任务——产业选择,以脆桃、食用菌、桃花鸡养殖为主,大力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优先突破。

  “我们动员群众规模种植,也实施精品水果项目提升工程。”据营盘乡副乡长黄国卫介绍,以高峰村为例,目前,该村种植脆桃7800余亩,品质、规模在营盘都属于“核心中的核心”。去年,高峰村采摘出售了近193吨脆桃,带动650余户村民增收。

  今年,受疫情影响,上门收购商家同往年比明显减少,但县乡两级“以变应变”,一番“牵线搭桥”,让贵州初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牵手”高峰村,以1元/斤保底收购,统一销售。

  来到位于鸡戏坪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一个个整齐排列的食用菌大棚格外醒目,大棚内菌棒整齐摆放在菌架上,上面布满了或大或小、像小伞一样的食用菌,整个大棚散发出阵阵菌香。

  “在今年的第二期食用菌分红大会上,我们鸡戏坪村的食用菌基地获得了12万元分红,有了这些分红资金,我们就可以开发更多的保洁员岗位,利益联结更多贫困户。”看着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食用菌,黄国卫开心地说。

  食用菌产业是营盘乡另一个“开花结果”的产业。2018年,营盘乡将极贫乡镇产业基金投入到北盘江管委会,分别在兰花村、鸡戏坪村和哈青村建设了三个食用菌基地,基地共占地85亩,建棚110个,种植菌棒120万棒。项目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组织模式利益联结贫困群众,用于开发公益岗位带动贫困户脱贫。

  “50多岁了,出去也找不到什么好的活路,现在,自己村里就有活路,比出去强多了,在这干活还都是认识的人,每天都很开心。”鸡戏坪村坪子组村民甘阿素一边分检食用菌,一边分享自己的喜悦。

  来到同样位于鸡戏村的桃花鸡产业基地里,一排排标准化厂房映入眼帘,厂区道路宽敞明亮。在生产车间,“中央集蛋器”咕噜噜地循环转动着,成千上万的鸡蛋源源不断输送出来,10多名工人正熟练地忙着装鸡蛋,印有“桃花蛋”字样的的纸箱摆放整齐,等待上车。

  桃花鸡养殖项目是水城县招商引资项目,也是营盘乡的一个特色养殖产业。该项目于2018年7月初正式投产运营,项目不仅每年要固定拿出112万元分红,作为鸡戏坪村贫困户的脱贫收益,另外还为一定数量的贫困户提供岗位。

  “养鸡场建成后,我就一直在这里担任饲养员,每月加上加班工资有3000元左右收入,我们家已经脱贫了。”村民谢小荣开心地说,在养殖场上班还管午餐和晚餐,又是在自己村工作,方便照看家里人,所以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在桃花鸡养殖场上班的,还有不少像谢小荣这样的村民。据了解,目前,该养殖场的工人中有贫困户11人,通过分红金规划开发保洁员、卫生监督员等岗位,实行人岗对接,实现营盘乡鸡戏坪村78户248人的脱贫收益。

  营盘乡还结合自身实际,采取“长短结合,林上林下”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强化“三变”改革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了猕猴桃、刺梨两大长线产业,发展食用菌、桃花蛋鸡、温式养猪、中蜂养殖四大短线产业。“两长四短”产业呈现出齐头并进、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

  “产业兴旺,脱贫在望。”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营盘乡的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

相关热词搜索: 营盘 食用菌 贫困户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