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三穗“四轮驱动”助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三穗县长期秉持产业发展“八要素”“五步工作法”,通过“高位领导、示范引领、全产联动、要素保障”四轮驱动,全方位“犁实责任田、耕好坝区土、种大林下地、筑牢产业梁”,有效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位领导,犁实“责任田”。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17次专题部署会研究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制定202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等方案,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包坝区,乡镇‘一把手’包点,县直部门包村,农技干部驻点”责任制,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工作。
示范引领,耕好“坝区土”。明确22名县级领导分别牵头领办1个千(百)亩坝区产业示范点,在继续巩固2019年1个样板坝区、2个达标坝区创建成果基础上,新增打造2个样板坝区和8个达标坝区,确保坝区耕地复种指数提至200%以上,平均亩产值1万元以上。紧扣“1+2+N”产业布局,围绕“一鸭一鱼、两菜两菌”主导优势产业,在全县打造集中连片万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2个、千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12个、百亩单品示范种植基地9个。
全产联动,种大“林下地”。围绕州级明确的“四大重点产业”,依托全县28万亩可用林地,围绕全年建成1个万亩基地、9个千亩基地、90个百亩基地目标,推行党委政府主导、平台公司主抓、实施企业主推“三主”责任制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做优示范存量,做大示范总量。全年计划安排2亿元实施46个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项目,完成种植林药2.2万亩、林菌1万亩(2000万棒),养殖林蜂1.5万箱、林鸡25万羽,林地利用面积达28万亩,年产值3.5亿元以上。
要素保障,筑牢“产业梁”。加大农业产业奖补力度,制定出台土地流转补助、创建示范基地奖补和项目扶持政策,投入奖补资金500万元,其中,150万元用于土地流转奖补,350万元用于示范基地创建奖补。对连片种植2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实行差异化补助。目前已落实奖补130.5万元、申报省级奖补120万元。组建和充实销售专班,充分发挥林业生态公司平台“保底销售”作用,统筹县内市场、拓展县外市场,目前已落实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订单2.75万亩。在落实水稻、玉米、能繁母猪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基础上,将三穗鸭、商品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列为地方特色保险承保试点品种,降低农业风险。
(潘仁华)
上一篇:黔东南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填报工作正式启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