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联山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户:幸福要靠双手来奋斗
我叫姜红春,是天柱县联山街道的易地扶贫搬迁户,现在每天在楼下的扶贫车间里工作,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
2003年,我和丈夫到广东省务工,两人工资每月共5000元,生活过得还算滋润。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的一场重病让我们一家陷入了绝境。为了给儿子治病,我们四处借钱,先后欠下了20万元的外债。更不幸的是,虽然我们倾尽所有,却依然没能挽回儿子的生命。
家庭的不幸并没有磨灭我对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了还债务,照顾家里老小,我决定在家创业,借钱到集市上购买了3头能繁母猪和6头能繁母牛,丈夫则到周边乡镇做木工活,我俩起早贪黑,终于收入了“第一桶金”,卖了4头猪,收入2300元,2头小牛收入2600元,丈夫做木工也收入了6000元,我们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2014年,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我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扶持,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打破生活上的窘境。有扶贫政策做靠山,有帮扶干部当智囊,我重新树立起脱贫致富的信心,将家中的2亩土全部种植蔬菜。帮扶干部还给我带来了好消息,发展产业可以申报政府产业奖补资金。我和丈夫默契配合、努力经营,自己的养殖业越做越好,丈夫在外接的活也越来越多,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也成为村里发展产业脱贫的模范。2016年,我们家顺利脱贫。
2018年6月,享受国家好政策,我们一家3口从天柱县坪地镇云洞村搬迁到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新房,有厨房、有厕所,宽敞明亮,楼下小区里还有广场、有路灯、学校、医院、超市,生活很方便。我从来没想过能搬出山沟沟,拿到钥匙时就像做梦一样。
刚搬来时我还有点发愁,除了养猪种地,自己没啥特长,来到这里没收入怎么生活,正当我不知所措时,联山街道的干部动员我参加服装技能培训,并推荐到楼下的扶贫工厂上班,成为了服装产业公司的第一批工人。
现如今,我是天柱县服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老员工,既是技术工,又是扶贫车间流水线的组长,丈夫也在天柱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天城物业当水电维修工,两个人的工资6000多元,每个月除去生活还有盈余,家里没有负担了。下了班,我还能和工友到小区的广场上跳跳广场舞,生活过得很充实。
特别感谢党和政府在最困难的时候对我们家的扶持和帮助,一辈子都忘不了;脱贫是等不来、盼不来的,不能只等着国家来扶持,政府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自己要更努力,好日子才会长久。
( 欧阳海波 龙本英 整理)
上一篇:黔东南州驻长沙招商分队助推黄平县文旅产业招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