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黔南州十二届五次会议分组讨论侧记

政协委员分组讨论现场 记者 冯小东 摄
1月7日,政协黔南州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在当天下午的分组讨论会中,州政协委员们积极践行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对州委书记唐德智在政协黔南州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州政协主席魏明禄代表政协黔南州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的工作报告,以及州政协副主席杨俊作的政协黔南州十二届四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
委员们一致认为,唐德智书记的讲话内容丰富、文字精炼、实事求是,对过去一年政协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广大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提出了具体要求。两个报告以实绩说话,用数据总结,内容详实全面,特色亮点突出。委员们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不仅表达了对州政协过去一年工作的充分认可,还带着使命和思考为我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建言献策。
紧扣决战决胜聚焦聚智聚力
“唐德智书记的讲话对政协、政协委员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冯发新委员认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这一全州工作的大局,积极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防范债务风险、乡村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调研,确保“议政议在点子上”。黄燕委员也表示,将更多地关注我州农业农村工作,关注乡村振兴,为全州的经济发展、富民兴州写出好的提案。
陈明莉委员在发言中说到,唐德智书记提出的2020总目标是“两个确保”,行动指南是“四个必须”。工作报告写得很实,调研题目选得准,委员培训抓得实,提案质量把得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化,调研成果转化好。接下来将积极履职尽责,发挥界别优势,努力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民族医疗融入进去,聚焦实体经济、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助力脱贫攻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州政协工作进行了总结,在脱贫攻坚中政协委员通过百企帮百村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肖西原委员说,今年作为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将继续号召非公经济届政协委员,把农村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多建惠民之言多谋利民之策
贺莉芳委员表示,唐德智书记在讲话提到“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找准政协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这让她感触颇深,她说,将在今后的履职工作中多建惠民之言、多谋利民之策。王泓委员也说,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9年做了4个贫困县的医疗卫生的调研,医疗卫生还是存在短板,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将更多的关注民生,聚焦群众关切的话题。
罗世斌委员说,在界别群众中多做雪中送炭、扶贫济困的工作,多做春风化雨、解疑释惑的工作,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自觉做党的政策宣传者、群众利益维护者、社会和谐促进者,这让他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感觉到荣誉感和紧迫感。李继红委员也表示,将在履职尽责中更加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建言献策,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解决问题的提案。
刘清国委员认为,“脱贫攻坚”决胜年,“人才”是重中之重。一方面要培养教育,另一方面要“引进、留住”人才,加大政策、财政等方面从州级层面支持教育。胡立军委员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他更加关注黔南州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他认为,要以改革开放促进基础教育的优质发展,还要在教师培训、人才引进、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下大力。
增强协商意识 提升履职实效
韦小平委员说,“2020年将围绕‘两个报告一个讲话’提出的要求,组织委员聚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开展调研、视察,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价值取向,积极建言献策,多做凝聚共识的工作。作为专委会,要创新工作方法,丰富界别活动,为委员履职尽责搭建好平台,真正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要珍惜好政协这个平台,通过三个方面学习提升,一是要在学习思考上下功夫;二是要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通过‘三站三看’调研思维——站在上面看下面,站在外面看里面,站在大局看小局;三是要在提案写作上下功夫。”叶志敏委员在发言中谈到。
“开展的一系列层次高、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提升政协委员履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报告中提案和社情民意方面,体现了‘三高’,从数量提升到质量,很多提案也得到了落实。”王华维委员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围绕脱贫攻坚开展,他将立足本职工作,在总结好、宣传好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方面作出新贡献。
潘娜委员作为一名新增补政协委员,她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而提高能力本领,增强履职的主动性,逐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吕志东委员也在发言中说,希望进一步加强对新增补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的培养提升,搭建成熟优秀委员传帮带增补委员机制等。罗晓霞委员也表示,希望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工作,特别是对特约、特邀人员进行履职前培训,提升履职成效。 (记者 牟泗亭 姜来 杨佳森 谢义将 彭悦 实习记者 石学业)
上一篇:政协黔南州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委员会召开会议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