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义龙新区步马社区扎实做好新市民各项工作
义龙新区木陇街道步马社区是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至此的新市民社区,有晴隆、望谟、册亨搬迁至此的群众3128户14168人,有布依、苗、彝等8个少数民族9859人。针对生活习惯不同、民族习俗各异等特点,步马社区紧紧围绕省、州工作要求和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摸索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的“步马经验”,扎实做好新市民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更完善。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抓实基层党建,探索创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网格管理”多元社区党建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注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安居与乐业并重”,探索建立“党建联合服务中心”,在各级民宗委指导下,以“新市民计划1+13”模式为框架构建“党委+企业”党建联合体,建立“管理+服务+文化+组织+自治”五位一体社区民族服务体系,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群众出点子、找路子。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入户基础信息台账,及时了解社区内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等情况,将少数民族人口、就学、就医等信息纳入台账管理。及时了解和跟进社区群众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及工作方向以满足群众需求。
就业创业更有力。实施劳务输出就业计划,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把招聘会开到家门口,同时加大就业推荐和稳岗跟踪服务力度,实现省外就业2749人,人年均收入5万元。实施园区就业计划,依托红星大健康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100余家企业,大力发展中成药、中草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解决就业211人。实施坝区就业计划,成立社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菇头企业裕国集团,采取“公司+合作社+新市民”模式实施产业覆盖工程,建成食用菌大棚576个,提供就业岗位600个;林下食用菌基地提供500个就业岗位;睿泉西红柿种植基地提供200个就业岗位。实施社区就业计划,以“亲人服务亲人123+”模式为抓手,从搬迁户中聘用业务员、安保员等工作人员服务搬迁群众,通过搭建一个党群服务中心,开设布依语、苗语双语亲情岗位,开发3种以上就业岗位,实现解决就业89人,人均年收入21600元。实施绣娘就业计划,组建“绣娘合作社”,建立扶贫车间,对在家的妇女进行民族刺绣、蜡染等培训,解决家门口就业253人。
文化传承更深入。大力推进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建成“民族文化馆”“民族技艺传承所”“斗鸟场”等文化活动场所,定期开展“三月三”“六月六”等民族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大力开展民族手工艺人才培训计划,推进社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人才建设,通过举办民族文化进社区、民族文化进校园、校园民族课间操等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内涵,提升社区文化服务能力。同时,利用宣讲、广播、展架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少数民族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等宣传力度,构建层次丰富、内容丰满的社区文化宣传教育体系。
社区治理更有效。建设社区综治中心,将治安共管、纠纷调解、智能安防等作为社区治理重要抓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及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夯实社区社会治理基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居民说事和民族联合议事工作机制,让新市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寨老摆谈”等民族联席调解机制,多民族长老参与社区共商、共管,化解民族纠纷,促进社区和谐。目前,居民说事23件,民族议事26件,已全部调处办理,不断筑牢新市民社区社会治理基础。
上一篇:黔西南州兴义市鲁布格镇:豇豆丰收增收有路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