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芳:村社合一战线上的巾帼先锋
在众人眼中,陈旭芳是一名行动上的巨人,言辞上的矮子。她始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把“发展农村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彰显出新时代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巾帼英雄本色。
牢记初心使命,发展产业的先锋战士
十多年来,陈旭芳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方面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在通过个人努力感化群众方面,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和肯定,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2020年2月,德江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合兴镇长线村率先推行“村社合一”试点工作,迫切需要一名农业产业技术好、忠诚担当责任心强的党员干部扛起推行“村社合一”试点工作的政治责任,陈旭芳没有犹豫,主动扛起德江县“村社合一”试点工作的大旗,2020年4月选派为长线村党支部下派支书。
勇于责任担当,敢为人先的无畏勇士
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刚到长线,陈旭芳坚持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出门做工作,她用脚步丈量坝区土地,逐一访遍所有农户,了解当地群众的意见,调研长线坝区产业工作,晚上就商讨问题、整理资料、制定可行方案,有时饭都顾不上吃。经过多次考察,陈旭芳决定在长线坝区,引进现代种植技术,建设避雨栽培设施,种植西红柿、辣椒和高效水稻等。
金城所至,金石为开。万事开头难,试点工作更难。问及工作中的困难时,她说工作上的困难都可以克服,最难的是群众思想转不过弯,不理解。农户何兴涛担心产业发展不起来,付不起租金和劳工费。陈旭芳多次上门作工作,与其一笔一笔算收入帐,分析产业发展前景,终于被她的信心和诚心打动,答应流转土地。此外,还有个别老人想在坝区留块土地做菜园子、有的农户土地流转价格高、有的农户担心土地流转后没有“活路”做……虽然有很多困难,但陈旭芳仍不退缩,甚至甘之如饴,一头心思要把产业干好。“我们的初心,就是整合土地资源,形成产业规模,进而带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户收入。”陈旭芳说道。
科学谋划,做大产业。一是科学搭配,解决选种问题。为保障收益,长线决定采取发展三种高效经济作物形式,有效避免市场价格下跌负面影响,对接鸟坪设施蔬菜现有销售渠道,将产业按照种植西红柿、辣椒和高效水稻三个品种比例配置,做到科学规划。二是组织领导,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今年以来,长线村试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行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三合一”,一抓资金保障,二抓市场对接,三抓生产管理,确保产品有销路,产业有效益,勇做德江县农村产业革命的“标杆”。三是让利于民,试出德江特色样板。长线村“两委”领办、集体经济注册成立德江县裕德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西红柿100亩,成活率达99%以上,目前长势良好;冬季接茬花菜100亩,预计年产值达180万元,年收益达80万元,解决稳定就业8人,预计每年解决临时就业3000余人次。
克服艰辛困难,彰显巾帼英雄本色
其实,陈旭芳身体并不好,患有癌症疾病,且刚做玩手术不久,经常是把药品带在身边。但是陈旭芳总不愿和别人提起,她总是把自己的难处埋藏心底,埋头辛勤工作,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于律己,在岗位上挥洒着热血和汗水,换来的是一个个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笑颜。
今年因为疫情耽误了农忙时节,为了抢抓时节,整个五一小长假期间,陈旭芳都在长线坝区做西红柿苗的滴灌管护工作,每天坚持吃住在村,从没离开过一天,因事多工作忙,这半个月来嗓子都变哑了。
“只要乡亲们能增收,吃点苦不算什么。现在‘村社合一’模式刚建立,好多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多商量多沟通对接,下一步要做好制度完善,跑好市场,做好产销对接。”陈旭芳说道。
上一篇:铜仁持续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吸纳农民就业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