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人生——记铜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秀珍



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镇瓦窑片区塘边村的苗家女龙秀珍,1977年11月出生,从小受到花鼓文化的熏陶,加上天生的热爱和勤奋好学,她的四面花鼓舞水平进步很快,10岁时就已打得娴熟。
长大后,龙秀珍致力于四面花鼓舞的宣传表演和技艺传承,多次带着村里的姐妹们外出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活动并获奖。
龙秀珍还通过以演代训、以赛代训等方式,培训花鼓新学员,在她的带动下,弟弟妹妹及寨中伙伴们都会打花鼓。
龙秀珍还被各中小学聘为花鼓老师,将花鼓带进了校园,她以“有鼓为舞,无鼓为操”的教学方式,把花鼓舞编排成了学生花鼓操,在各中小学校园普及。目前,全县5000余名在校学生享受到了花鼓的乐趣,进一步传承和保护了民间花鼓艺术。
据了解,龙秀珍先后编创了《插秧鼓》《踢毽鼓》《撮虾鼓》《梳头鼓》等精彩曲目,2015年12月被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命名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松桃瓦窑四面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四面花鼓,苗语叫“报诺”,是一种无伴奏原生态传统舞蹈,有120多式、200多种打法,表演的场合多是祭祀、耕作、庆贺等,抒发苗族人民对劳动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1994年,正大瓦窑花鼓被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花鼓艺术之乡”。2005年12月,松桃瓦窑四面花鼓被列为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平头镇“四个认领”点燃产业革命“新引擎”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