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助力黔东南州施秉产业扶贫

发布时间:2020-07-20 14:52:20 来源:黔东南日报

  近年来,施秉县民宗局积极争取项目,在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全县各乡镇因地制宜,按照项目标准,实施了村路修建、河道整治等,并结合地方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发展了一批种植业、养殖业等项目,为边远地区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马溪乡植被覆盖率93%左右,良好的生态环境适宜发展虫草鸡养殖,该乡整合2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并在中投公司项目资金及县政府帮扶下,共同在九龙村发展了京东跑步鸡养殖项目,使得更多贫困户建立了产业联结,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增收,更盘活了虫草鸡产业的发展。

  “2018年,我们进鸡苗8000羽,年底我们收入20余万元,我们九龙村贫困户206户893人全部得到分红,贫困户的收入大大提高。”马溪乡九龙村村委会副主任谢国军说。

  在马溪乡塘头村,当地发展烤烟种植多年,发展面积保持在400余亩左右,由于烤棚紧张,后来又申请了10万元民族发展资金,建设了2座烤烟烤棚,覆盖40亩烟田,每年每座烤棚租用费用为1200元,让村集体和5户贫困户21人实现分红收益。

  “这个租金收回是拿给我们精准扶贫户来分红的,国家扶持这个项目好,对老百姓支持,老百姓感谢党和国家这个政策。”马溪乡茶园村村委委员袁文才笑呵呵地说道。

  在城关镇大塘村山门口组,五六个村民正有序组织施工建设950米长的水沟,项目涉及27万元,2018年至2020年,大塘村粽粑林、大塘组、山门口组等先后实施水沟项目,为沿线村民的水田灌溉和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渠道”。舒秀碧是大塘村山门口组村民,她说:“有水沟可以防止水田不干,可以养点鱼,其他也可以,不是一点好,是有很大的好处。”

  今年,大塘村还得到3万元民族发展资金,推动全村发展400余亩的高粱种植,有力推动了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低效作物调减。

  目前,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相关项目,在全县8个乡镇得到有序投入建设、开展和使用,为边远地区发展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据施秉县民宗局局长杨秀莹介绍:2017年至2020年,施秉县民族发展项目资金共1682万元,项目分布8个乡镇,项目主要实施基础设施、双培、产业项目等;今年发展资金项目500万元,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今年项目主要聚焦于林下经济和生猪养殖两大项目,85%以上的资金项目都利益联结施秉县南部少数民族乡镇贫困人口,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都不能少”的目标。

相关热词搜索: 项目 资金 贫困户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