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帮扶干部李红: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发布时间:2020-12-30 10:40:42 来源:中国黔西南微信公众号

  我叫李红,是一名基层帮扶干部,在我看来:扶贫路上最美丽的风景是群众的一张张笑脸,群众的幸福指数是一张最好的“民生答卷”。

  我的帮扶对象是锅厂村坪上组的群众,刚刚接触扶贫工作,为了尽快了解包保户的致贫原因,理出帮扶措施,我冒着近40℃的高温天气到所包保的锅厂村坪上组王国志家进行走访,内心激动又忐忑。

  “王叔,你好,我来你家坐两分钟哈,我是你家的包保责任人李红,很高兴见到你,我想跟你核实一下你家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方面的一些基本信息。”王国志说:“我现在忙很,你要问什么嘛,我一样都晓不得,我家老火很,什么都没有,要问什么你自己问村里面啊,你不要再烦我了……”

  第一次到王国志家进行走访,面对他们一家人的爱答不理、冷漠相待,我有些手足无措,心里也变得沉重起来。

  从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不管群众怎么想,我一定要把贫困群众最真实的情况作为工作重心,坚持到底,用真心换真情,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王国志家只有他跟他的儿子王昌荣两个人,王昌荣鉴定为视力一级残疾,他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勤奋好学,他告诉我说:“想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自己在家也自学过几年的盲人按摩技术。”

  根据王昌荣的实际情况,我积极对接镇人社中心,了解到浙江省绍兴市盲人推拿店正在招聘盲人按摩师,一个月收入也有两三千元,还能学到许多新的按摩技术,我推荐王昌荣去了,他非常满意,表示一定会干好的。

  几个月后,我接到了一个外省的电话,是王昌荣打来的,他告诉我说:“现在生活得很好,有事情做,有交流的圈子,很幸福,特别感谢你。”

  王国志本人一直对养殖肥牛非常感兴趣,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后,我给他报名参加镇里组织的养殖培训班,加强理论知识拓展视野,后期还为他家申请了2万元的产业发展项目补助金,通过王国志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养殖肥牛从最开始的几头发展到几十头,现在每年都要售卖4头以上的肥牛,收入上万元,2019年,王国志家脱贫了。

  今年年初,王国志打来电话说:“小红,我家今天宰牛过年,有很多牛肉,你过来我家吃宰牛饭哈,我们等你吃饭哈。”当时,接到王叔的这个电话,我内心非常地高兴。

  我深有触动,群众态度的改变,幸福指数的提升,都是扶贫工作中的“成绩单”。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州 通讯员 杨欢 整理)

相关热词搜索: 群众 盲人 工作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