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县河西坝区:发展食用菌 奔向新生活

发布时间:2020-04-21 12:06:43 来源:铜仁日报

  阳光照大地,春光无限好。3月25日上午9点半,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溪镇河西坝区,务工群众吴大凤已采满两筐黑木耳,正在装第三筐。食用菌基地里,74岁的她手脚还灵活,只见她弯腰拿起一根菌棒,然后迅速摘下一朵朵小小的黑木耳“丢”进塑料桶,不一会儿的工夫,整个桶便装满。

  “又装满一筐啦。”吴大凤老人走近她的“专属”菌筐说,“按照这个筐,10块钱一筐,最多时一天能摘七八筐,就是七八十块钱。”倒出桶里的黑木耳,她继续回到食用菌基地忙碌起来。

  站在基地中间放眼望去,数十名工人和吴大凤一样,都忙于采摘黑木耳,得益于食用菌的发展,她们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当起了“上班族”。

  “每天早上7点钟开始上班,除了采摘,还有除草、整地等活儿,需要的工人很多。”据基地管理人员介绍,平均每天有20余名村民在基地务工。

  吴大凤的丈夫也是其中之一。她说,去年丈夫在基地帮忙搬运菌棒,挣了一万多块,她也挣了一万多块,两人加起来,收入很可观。

  此外,吴大凤一家还把家里的3亩土地流转给食用菌基地,按照每年每亩地968元土地流转费,一年就有2904元。一年算下来,租金加薪金有近3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比以前轻松。

  据了解,河西坝区食用菌基地占地960亩,有香菇25万棒、黑三60万棒、半筋菜16万棒。而在过去,这片土地均种植玉米、洋芋等低效作物,产量低、价格低,群众收入自然不如人意。

  借助产业革命的东风,河西坝区与龙头企业合作,公司按照保底价回收,种植起食用菌,实现产业发展转型,并有效带动群众增收。

  朗溪镇镇长吴志强介绍,朗溪镇水源充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是发展食用菌的好地方。

  当天,从福建来的客商张先生到河西坝区查看食用菌发展情况和品质,一番了解后,他对该坝区的食用菌竖起了大拇指:“我看了印江好几个乡镇的食用菌,品质都很好,印江位于梵净山脚下,这里是好山好水出好菇。”去年,他在印江共收购100余吨食用菌。

  如今,该镇积极发挥坝区优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提高坝区产值,增加群众收入,助村民们奔向新生活。

  (梅亚军 杨文姜 卢益欣)

相关热词搜索: 食用菌 河西 基地 贵州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贵州网LOGO 广告刊例 本站域名 百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