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新街乡:补短板兴产业 美丽乡村入画来

李树叶正在给果树修枝。
近年来,水城县新街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补齐基础短板、加强环境整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国文明乡镇新街欢迎您。”12月,虽寒风凌冽,笔者乘车前往水城县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乡的道路上,一条条精神文明宣传标语映入眼帘。
村子里,陶罐镶嵌在道路墙面,政策宣传图画鲜艳亮丽,“小康菜园”郁郁葱葱,庭院棚架整齐排列,田园综合体基地内冬季管护正忙……
“剪去枯枝、病虫害枝,枝丫透光透风舒展开,来年结果好。”拿着电剪,39岁的李树叶动作迅速,三两下就将一棵果树修剪完毕。
一旁的技术指导员竖起大拇指,“现在她也是师傅了!”
李树叶是新街乡大元村的村民,往年跟着丈夫在广东务工。前几年,夫妻俩回乡将6亩地全部入股村里的合作社,从务工人员变成了基地技术人员。今年国庆假期,来村里游玩的人不少,李树叶寻思着开一家农家乐。
聚焦脱贫攻坚打好收官战,新街乡以产业巩固脱贫成效,以乡村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借助246国道贯穿的便利交通,以及北盘江峡谷风光比邻的自然优势布局,打造“农旅一体化”乡村图景。
为此,新街乡增强技术指导,助力村民在冬季管护好产业。2017年以来,新街乡先后布置下9700多亩杏树、5000亩红心柚、5000亩猕猴桃,将退化的黄果树换成红心柚、火龙果等精品水果,水果品种达到上百种。这些产业,是新街乡2899户,13603人致富希望。
与此同时,新街乡开展“三扫三摆五洗两叠”治理行动,聚焦入户路、庭院、室内外杂物、个人及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村寨生活垃圾、村内塘沟、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并以村舍院落里随处可见的“乡村书屋”为乡村文化注入源头活水。
(魏容)
上一篇:新型动车组完成西南地区首秀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