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施行《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一年成效显著
今年1月1日,为规范农村饮用水管理,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我市正式施行《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全市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迈上“有法可依”新台阶。
一年来,思南县以施行《条例》为契机,多形式、全方位推动全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为广大农村群众输送充足、便捷、安全的饮用水,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性突破,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
防范宣传引导,推进条例施行。今年以来,思南县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群众会议等,集中学习宣传《铜仁市农村饮用水管理条例》,切实营造浓厚学习贯彻氛围,引导群众自觉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和供水设施保护,助推《条例》高效施行。
狠抓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该县水质检测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每月定期对各水厂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日供水1000立方以上(或供水人口1万人以上)的集镇式供水每月检测2次,有效实现了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聚焦水源地保护,守护天然活水。思南县严格落实水源地保护制度及巡查制度,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技术规范》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纳入日常监管内容,对供水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并大力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专项排查整治,稳步推进水源地污染治理。截至目前,该县已划定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38处,千人以下饮用水水源保护范围48处。
紧盯供水工程,规范农村用水。为抓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与管理工作,思南县创新探索“公司+用水户”管理模式,聘请专职管水员负责管理区域内泵站抽水、管网维修、水费收取、用水政策宣传等工作。同时,采用“433”水费管理模式,将收取水费总额的40%作为管道设备更换维修资金、30%作为协会管理人员工资、30%作为专项基金,有效实现供水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思南县已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公司经营、协会管理、群众参与”的“以水养水”长效管理机制,全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8.8%、自来水普及率达92.5%、供水保证率达97%,农村饮用水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条例》施行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突出重点、扭住关键、细化措施,扎实推动《条例》落地见效,逐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铜仁日报融媒体记者杨红)
上一篇:抹茶芬芳美名远扬 2020年梵净山抹茶大会侧记
下一篇:最后一页